阳煤集团升华三中心 刘岩 三等奖
摘要:“诚信”是立国之基,也是会计行业的立身之本,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会计工作是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晴雨表,是把守“钱袋子”的重要一环。在社会诚信系统组成部分中,会计诚信是其中较为核心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灵魂,会计诚信主要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荣誉、专业技术等,要求的是追求事实、真理,数据要真实、核算要精确、合理,因工作关系获得的私密数据要做到保密。因此,讲求会计诚信尤为重要。
关键词:会计诚信,原因剖析,诚信建设
1.会计诚信的内涵
会计诚信是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所诞生的产物,其也是“诚信”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延伸出来的产物,会计诚信主要包括了职业道德、职业荣誉、专业技术、专业技能与服务等方面,要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核算数据的精准、确保核算严密。会计诚信是对社会、对经济市场作出的承诺,要求的是客观、公正、真实地将经济活动予以反映,主要面向的服务对象时会计信息使用者。
会计计量单位是货币,会计核算主要是为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面向企事业单位引用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以及相关制度,面向各项经济活动展开连续、系统的监督与核算,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准确无误的会计信息。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会计核算的要求逐步提高,除了要求展开准确无误的会计核算以外,还要求面向每一项经济活动展开有效预测、决策、分析与控制。
诚所代表的是客观、真实,信所代表的是无欺瞒、一言九鼎。诚信是指诚实、守信。诚实,可以理解为言出必行、说到做到;守信,可以立即为遵守信用,言行一致。在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下会计诚信逐渐出现,与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存在紧密联系。对于会计工作人员而言,诚是对自己事业有担当、有责任、追求实事求是,信是对自己事业讲究信用,遵循公平、公正原则、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会计诚信可以从会计工作人员面向企业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准确、有效的财务会计信息方面予以表现。会计造假则可以理解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为一己私利提供损耗企业利益的虚假财务信息,从中获得利润。
会计诚信可以理解为在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所使用的会计信息生产中,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而言,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完整的承诺,其中与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相挂钩。会计工作人员面向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生产会计信息中,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以及行业规范展开核算,以非公平、公正态度提供虚假信息从而获得利益的行为,可以判断为会计造假或会计诚信缺失。
引起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有很多,大致可以划分为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其中引起会计诚信缺失主观因素主要包括有会计职业道德素质低下、会计工作人员行为作风不端正;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相关制度不完善、行业规范不完善等。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尚不完善,各种制度尚未理顺,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现象仍较普遍。某些企业趁机混水摸鱼,他们往往为了小团体的利益,根本不按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计量和记录会计事项,特别是在收入、成本等相关业务上根本没有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或谨慎性原则进行处理;推迟或者提前确认收入或支出;人为地操纵成本费用的计算标准和利润分配方法,从而掩盖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准备上市或者已上市的公司来讲,只要按照融资条件做出一份漂亮的报表,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几千万甚至几个亿的资金。
会计人员道德素质偏低,虽然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但是具体来说与职业道德 教育不够全面有很大关系。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德育。而在参加工作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中虽有职业道德内容,但实际上从未见到职业道德培训。
当前国内很多企业招聘的财务会计人员都是由单位负责管理,政府部门紧紧面向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业准入资格、技术资格进行管理,管理的形式是间接性而并非直接性,直接管理的是企业单位领导、管理层人员。在此环境下单位领导或者是政府相关部门均可以以增加业务从而获得更高收益为由,或者是因为收益好为由,从而获得更高的薪资。例如很多单位领导为获得更好的业绩以及获得更高的利益,指使会计工作人员进行财务舞弊,很多会计工作人员由于考虑到自身利益问题,往往会违背自身职业道德而屈服于领导安排,财务舞弊现象便因此而产生,市场上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必然无法有效杜绝。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下,必然还会存在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其中包括暴富心理、拜金主义等,在此环境下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将会逐渐被侵蚀,会计工作人员的法治观念将会逐渐弱化,责任心也将会退却。在强大利益因素的引导下、失信成本较低的环境下,很多企业都会为谋其自身私利为展开一系列财务信息舞弊行为,体现的是不追求事实、违反诚信原则,最终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诚信教育要从大学在校学生入手,使诚信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列入教材,进入大学教程,使诚信深入人心。同时,要在社会上广泛宣传,特别是会计领域更应以此做为“立身之本”和“处世之宝”。在岗会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要以诚信教育为切入点,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到以法办事、爱岗敬业、搞好服务,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不唯上,不唯情,做好“内当家”,坚决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以重塑会计诚信。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而且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净化会计职业环境,不是光靠会计职业界的努力所能做到的,而要依托于社会各方面的变革与协调,尤其是应与法律、法规以及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同步,才能建设好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实质上是向社会提出了提高道德觉悟、重视道德修养、净化环境的基本要求。在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应自觉提高职业道德意识,从而营造出建设会计职业道德的和谐环境,使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的氛围。
近年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相继发布实施一系列的会计核算制度等会计法规、规章、制度,基本保证了会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还在不断增补、完善、修订会计法规、规章、制度。近年来,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秩序混乱、信息失真等问题,虽然与法律约束力不够有一定关系,但执法力度不强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切实贯彻实施《会计法》,加大会计工作执法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纪问题,必须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监督机制有会计监督、社会监督以及法律制裁等。工作中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将执法检查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与会计职业道德检查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实行会计人员表彰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激励机制相结合。
总之,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诚信更是每位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只要会计人员心中有诚信,工作中严格遵守法律规范,会计信息造假就会失去市场,会计行业就能重塑诚信形象,好的诚信形象能赢得更广泛的信任和支持,可以促进会计事业进一步兴旺发达。
4.建立健全会计诚信的意义
会计人员要培养高尚的品德,不仅需要努力认真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提高对现代会计的认识,而且要自觉反省自己,以正确的会计诚信建设观念占用错误的会计诚信建设观念。一个好的会计诚信建设行为反复地进行就能形成在会计管理工作中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也就形成良好的会计诚信建设品质。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市场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资料失真,不仅将直接影响国家的财税收入,造成直接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导致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机。
4.3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建设,有助于形成全社会廉政之风
现实生活中,诸多的贪污、行贿受贿、大吃大喝、铺张浪费,都要经过会计人之手。当然,这些现象的主要责任可能不在会计人员,但与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大有关系。因此,会计人员必须坚持原则,用好《会计法》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同时,必须用会计诚信建设规范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之能用会计诚信建设来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会计诚信建设责任心和荣誉感,正确使用自己的会计权力,忠实地履行自己的会计义务。
总之,诚信是会计工作的命脉和灵魂,也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操守和立身之本,诚信更是每位会计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只要会计人员心中有诚信,工作中严格遵守法律规范,会计信息造假就会失去市场,会计行业就能重塑诚信形象,好的诚信形象能赢得更广泛的信任和支持,可以促进会计事业进一步兴旺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