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中小学会计行为,强化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根据省厅安排,我们运城市结合实际情况,实行13个县市进行交叉检查,提高了检查质量,确保了检查效果。经过一个多月检查,圆满完成了这次检查任务。现将检查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此次检查每一县市抽调不少于10个学校,共134个学校,其中高中21所,初中67所,小学46所,市直4所学校。检查范围是2008年至今,采取检查方式是统一调账,检查内容包括: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是否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上岗、经费支出、会计核算、货币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收费情况、其他违规情况。
从检查整体情况来看,随着会计改革不断深化,各级教育部门都能认真贯彻落实“一法一例”,明确职责,坚持制度,依法理财,及时研究解决会计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快改革不断加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教育系统采取“校财局管”的新模式,广大会计人员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核算要求。
各级财政部门开展检查工作中,严格按照《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对每个被检查单位认真填写了《会计法》《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执行情况检查工作记录等。对检查中查出的违法违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给予处理。具体程序,格式及处理依据按山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开展<会计法><山西省会计管理条例>执行情况检查方案》的通知(晋财会[2001]43号)文件规定执行”,各县(市、区)交叉检查应上交的违法款项及罚款交入被检查县国库。
二、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原始凭证存在问题:原始凭证内容填写不全,应当附明细单没有附,对于金额错的发票应当重新开具,而有的财务人员却在上面更正,还有白条现象,比如垣曲县一山区小学送水用的就是白条。同时一些学校的原始凭证没有经办人员签字。个别学校报账完毕后支票存根没有保留,严重的违反了会计法,与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格格不入。
2、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对于教育系统财政拨款应在财政补助收入核算,而个别会计却在事业收入进行核算,对于预算外资金返还应在财政专户发还收入进行核算,但一些学校却在预算外资金收入进行核算,还有一些学校支出所使用账户不当,比如稷山县稷峰二中就是这样。
3、错账更正方法错误:由于部分会计人员对于划线更正法、红字冲销法、补充登记法分不清,在错账更正时出现混淆,出现许多人为错账更正,还有的会计人员涂改、挖补,例如王茅初中。
4、现金管理不到位:河津市北方平小学、樊村中学、赵家庄中学、小梁小学、阳村中学5个学校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大额提现现象严重。绛县个别学校设置过渡户,将收取学生作业本费等存入,形成小金库。还有英岩初中宿舍楼10900元用现金直接支付,严重违反现金管理规定。比如平陆县科教局大额支现比例占70%,转账套现占转账支付笔数50%以上。
5、运用回扣滥发补助,目前教育系统的校服、课桌采购、教辅材料的征订有很大的漏洞,20%——40%的回扣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而政府采购对这一块监管不到位,学校却运用该资金发放补助。大多数学校对该资金未入账,形成了小金库。比如永济涑北中学、永济三中。
6、专用资金管理不到位,教育系统近几年专用资金较多,特别是危房改造资金,而个别学校却用该资金制作校训、牌匾,违反了专款专用的原则,同时该账户未与其他日常经费账户分开核算,这与国家规定不符。同时专项资金使用中未按照实行投招标及决算审计,付款依据多为一张发票和工程明细单,付款方式多为大额付现,而且没有记转账。
7、存在违规收费现象。教育部《关于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实施管理办法》中规定,学校代学生购买课本、作业本应据实结算,不得收取任何形式的回扣,严禁收取如手续费等任何形式的服务费。但个别学校尚有违规,被物价部门罚款处理,如:横桥中学2008年物价检查罚款1000元,万安中学2009年物价检查罚款1300元,东街学校2008年11月11日“收支两条线”罚款7000元管理。
8、个别会计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由于部分会计是从教师转岗而来的,所以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同时会计流动性比较大,会计人员意识比较薄弱。教育系统是一个大系统,人员多,战线长,业务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起,受过会计专业教育的会计人员更少,导致了会计工作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三、整改措施和建议
进一步加大“一法一例”宣传力度。贯彻实施“一法一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任务。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多种形式宣传“一法一例”及有关配套法规,鼓励各新闻媒体积极参与,广泛宣传,表彰先进,推广典型,在全市尽快形成深入宣传贯彻“一法一例”的社会共识。
进一步规范会计工作秩序。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严厉打击和震慑违法行为,维护“一法一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坚决查处各种违法“一法一例”的行为。继续认真履行“一法一例”赋予的监督职责,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创新监督方式,把强化监督与完善制度结合起来,把整顿会计秩序与深化财政、会计改革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制度健全、机制灵活、方式多样、科学规范、服务有力的会计监管新格局。
进一步改革会计工作监管体系。加强对会计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认真研究探索会计管理比较薄弱环节的会计监管模式,建立会计工作情况年度报告检查制度、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制度等,要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与单位内控制制约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制度体系。
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我国会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根据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如短期培训、远程教育、函授等形式开展以会计职业道德、新准则、新制度为重点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活动;二是严格继续教育学时,保证继续教育质量,按照会计继续教育规定的课时,建立登记、报批、备案制度。
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减少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管理是我们财务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专门强调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和要求,从思想上引起每一位校长和具体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并明确提出对学校资产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下一步检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一个主要方面,要求各基层学校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真正把学校财产管理纳入校长管理的议事日程,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做到不流失、不损坏、管理有责、使用有序。
总之,通过开展“一法一例”执行情况检查,进一步整顿了会计工作秩序,强化了会计管理,在市财政局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检查之后,在县财政局会计管理机构的直接领导和督促下,各学校加大整改力度、加快整改步伐,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做好整改工作,发扬成绩,改正错误,把财务管理工作做得更好,让领导满意、师生满意、群众满意。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一日